向幸福出發

www.www.jsgwjsj.com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23-01-08     來源:攀枝花日報      選擇閱讀字號:[ ]     閱讀次數:

 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過去的一年,全市投入資金32.36億元,實施民生實事66件93項,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教育、醫療、社會保障、城市建設、便民服務等問題,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斷增強市民的安全感、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
  會場內外,信心和期盼交替。代表、委員和人民群眾就民生幸福展開熱烈討論。

  會場內——信心百倍

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要大力實施民生優先工程,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扎實開局。以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為抓手,統籌實施區域協同共富、強村富民、“消底提低擴中”、公共服務提質、精神文化提升、高效能市域社會治理“六大行動”。

  市人大代表、米易縣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萬政鵬最關心的是民生事業的發展。“報告中提出大力實施民生優先工程。近年來,隨著交通的改觀,我市加快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,鞏固擴大區域醫療健康中心的優勢逐步凸顯,市民幸福感持續提升,周邊地區群眾來攀求學、就醫的需求也不斷增加。”萬政鵬表示,接下來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兩會精神,把握精神實質,緊密聯系工作實際,切實做好本職工作。

  生活垃圾怎么分類、小區停車怎么規范……管好“小事”就是治理“大事”。對于市政協委員蘭靜而言,她最關注的就是城鄉基層治理的問題。為推動城鄉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,蘭靜建議,健全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機制,大力培育有利于轄區社會治理服務的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建設,最大限度激發基層治理的活力。同時,要做好社會組織能力建設、項目申報、項目運作等方面的培訓指導,提高社會組織的整體實力。

  市人大代表、米易縣灣丘彝族鄉黨委書記付洪昌建議,鄉村組道路基礎設施補短的工作,可以采取政府引導、財政補貼的方式,推進農村地區建設一批連接“斷頭路”、硬化“最后100米”、加寬“1米”、增“1個錯車點”等項目。

  一個個真知灼見,一條條中肯建議,彰顯了代表委員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。

  會場外——期盼滿滿

  會場外,教育、就業、醫療等民生問題是廣大市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焦點。

  教育是民生之基。市民田開亮家有一兒一女,他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,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,高標準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新高考綜合改革,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。對于孩子們而言,這就是政策的福利,作為家長,我對孩子們的未來充滿希望,也對攀枝花的教育充滿信心。”

  就業是民生之本。對于今年7月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王蕾而言,她最關心的是就業問題,“畢業后我想回攀枝花工作,離家近一點,陪在父母身邊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著力促進充分就業,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,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,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、農民工、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。政府的幫助加上自己的努力,相信畢業后能在攀枝花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。”(記者 李媛)